火灾发生时,迅速而可靠地将信号传递至气体灭火控制盘及控制室至关重要,这关系到能否及时启动灭火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并保障人员安全。现代建筑和工业设施通常采用复杂的火灾探测和报警系统,旨在实现对火情的早期发现、精确判断和快速响应。本文将详细探讨火灾发生时信号传递至气体灭火控制盘及控制室的各种机制,包括探测原理、传输方式、系统联动以及冗余设计等方面。
一、火灾探测原理及信号生成:
火灾探测是信号传递的先决条件。各类探测器通过不同的原理感知火灾的特征参数,并在确认火情后产生报警信号。常见的火灾探测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感烟探测器: 感烟探测器是应用最广泛的火灾探测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烟雾对光线的散射或吸收效应。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感烟探测器可分为离子感烟探测器和光电感烟探测器。离子感烟探测器利用放射性物质电离空气,当烟雾进入电离室时,会改变电离电流,从而触发报警。光电感烟探测器则利用光电效应,当烟雾进入光电室,散射或遮蔽光线,从而触发报警。
感温探测器: 感温探测器通过感知环境温度的变化来判断火灾。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感温探测器可分为定温探测器、差温探测器和差定温复合探测器。定温探测器在环境温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触发报警。差温探测器则监测温度变化率,当温度上升速率超过设定值时触发报警。差定温复合探测器结合了定温和差温两种特性,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火情。
火焰探测器: 火焰探测器通过探测火焰产生的特定波长的辐射来判断火灾。火焰探测器通常可以识别紫外线或红外线,并通过算法过滤掉其他干扰源。由于火焰探测器对火焰反应迅速,因此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所,如易燃易爆品储存区。
气体探测器: 气体探测器主要用于探测火灾产生的特定气体,如一氧化碳等。通过监测这些气体的浓度变化,可以提前发现火灾隐患,尤其是在阴燃阶段。
手动报警按钮: 手动报警按钮是最直接的火灾报警方式,当人员发现火情时,可以手动按下按钮触发报警。这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特别是在探测器未能及时发现火情的情况下。
探测器在确认火情后,会将探测到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这些信号通常为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不同的探测器可能采用不同的信号协议,例如传统的线性信号 (4-20mA) 或者数字信号 (如 Modbus, BACnet 等)。
二、信号传输方式:
探测器产生的电信号需要可靠地传输至气体灭火控制盘及控制室,常见的信号传输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有线传输: 有线传输是最常用的信号传输方式,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和光纤。双绞线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屏蔽双绞线可以抗干扰,适用于电磁环境复杂的场所。光纤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大型建筑或工业园区。
无线传输: 无线传输具有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一些不方便布线的场所。常用的无线传输协议包括 WiFi, Zigbee, LoRa 等。但无线传输容易受到干扰,因此需要采用可靠的加密和校验机制,确保信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总线技术: 总线技术是一种高效的信号传输方式,多个探测器可以共享同一条总线,从而降低布线成本。常用的总线协议包括 CAN 总线、RS-485 总线等。总线技术通常采用地址编码方式,每个探测器都有唯一的地址,控制盘可以根据地址识别不同的探测器。
无论采用哪种传输方式,都必须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在选择传输介质时,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系统联动及控制逻辑:
气体灭火控制盘是整个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的核心,它接收来自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并控制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动。其主要功能包括:
报警信号接收与处理: 气体灭火控制盘接收来自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并根据信号的类型和优先级进行处理。
逻辑判断: 控制盘根据预设的逻辑规则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灭火系统。通常需要多个探测器同时报警,或者某个探测器持续报警一定时间,才会触发灭火系统。
灭火系统启动控制: 当满足启动条件时,控制盘会发出指令,启动气体灭火系统,打开电磁阀,释放灭火剂。
状态显示与记录: 控制盘会实时显示各个探测器的状态,记录报警信息,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系统维护。
远程监控与控制: 现代化的气体灭火控制盘通常具有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可以通过网络将报警信息上传至控制室,并允许控制室人员远程控制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控制盘的控制逻辑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精细的设计和调试,避免误报或漏报。
四、控制室的角色:
控制室是整个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的指挥中心,负责对火灾进行监控和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
接收报警信息: 控制室接收来自气体灭火控制盘的报警信息,并进行确认和处理。
人工确认: 在启动灭火系统之前,控制室人员需要通过视频监控、电话确认等方式对火情进行人工确认,避免误报。
应急响应: 当确认发生火灾后,控制室人员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并通知消防部门。
远程控制: 控制室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控制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动和停止,以及调整灭火参数。
数据分析与报表: 控制室需要对火灾报警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报表,为改进火灾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控制室需要配备专业的消防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其能够熟练地操作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五、冗余设计与可靠性保障:
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任何一个环节的故障都可能导致系统失效。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常需要采用冗余设计,即采用多种备用方案,确保在某个部件发生故障时,系统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常见的冗余设计包括:
探测器冗余: 在关键区域,可以安装多个探测器,即使某个探测器发生故障,其他探测器仍然可以检测到火情。
信号传输冗余: 可以采用多种信号传输方式,例如有线和无线传输同时使用,当有线传输中断时,无线传输可以接替工作。
控制盘冗余: 可以设置主备两个控制盘,当主控制盘发生故障时,备用控制盘可以自动接替工作。
电源冗余: 采用UPS电源,确保在市电中断时,系统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独立供电系统: 关键设备,例如气体释放电磁阀等,应采用独立的供电系统,避免与其它设备共享电源,降低故障扩散的风险。
除了冗余设计,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也是保障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措施。需要定期对探测器进行清洁和校准,检查线路是否老化或损坏,测试控制盘的功能是否正常,并进行灭火演练,确保整个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六、标准规范与合规性:
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这些标准规范对探测器的选择、布线方式、控制逻辑、灭火剂的种类和用量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例如,中国的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和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就对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此外,还需要符合当地消防部门的规定,并定期接受消防部门的检查和评估。
火灾发生时,信号传递至气体灭火控制盘及控制室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涉及到火灾探测、信号传输、系统联动、控制逻辑、冗余设计以及标准化规范等多个方面。只有确保各个环节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才能及时启动灭火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并保障人员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也在不断发展,更加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例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火灾报警系统可以提高火灾探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未来,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将朝着更智能、更可靠、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为社会的安全保驾护航。
智淼消防主营:北京无管网柜式、有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厨房、二氧化碳、IG541灭火系统;气溶胶灭火设备;从事海湾利达气体灭火装置图纸设计,施工,安装,维修保养,价格优惠,上门安装!电话:18910580194(何经理),海湾利达气体灭火安装网站:http://qt.gstxf.com/;全国免费热线:4006-598-119。